缅怀王里同志

期次:第251期    作者:曲德森  校长  □   查看:15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被雨
  水和泪水浸润的日子里,怀念是永恒的主题。亲人、师
  长、挚友……在今天,他们会从记忆里跳出来,鲜活如
  初,平日里遮掩的思念在这一刻无所遁形。
  自今年元月份至今,老天爷在我们学校收走了很多
  人,他们分别是:王里、陆振声、陈士文、韩翠英、刘振邦。
  斯人已逝,余音长留。他们留给我们的情感记忆和精神
  财富,化作了四月悠长的雨丝……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就是一个连接过去和
  现在的节日,追忆多多。为此,我们特意制作了这期缅怀
  王里同志的《追忆》清明专版,我们还将陆续推出缅怀其
  他逝者的文章。在这里,我们追忆每一个生命特有的璀
  璨,让生命的故事作为时代的缩影在世间流传。


  王里同志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作风正派,坚持原则,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工作兢兢业业,学习孜孜不倦,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奋斗了一生。在生病住院期间,仍坚持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在弥留之际,仍然关心北京印刷学院的发展。王里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值得我们永远回忆。
  一、战斗在抗日前线王里同志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当年出生的。那时的中国外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内受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和盘剥。到青年时期,又爆发了抗日战争。历史的责任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洪流,使他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活动中,进而于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革命工作。
  王里同志的原籍和解放前长期工作的地方是河北省保定地区白洋淀一带,是抗日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在抗日战争期间,王里同志先在安新县文建会和中共安新县委工作,后又到冀中九分区团结报社和十分区声明报社工作,生活很艰苦,随时有牺牲性命的危险,但王里同志以旺盛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任务。
  二、为建设新中国努力工作新中国建立前夕,王里同志调入华北局宣传部工作。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但是,旧中国留给新中国一个烂摊子,百废待举,此时党的宣传工作十分重要。王里同志参加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的拟定起草工作,承担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两章的写作,正式出版发行。同时向党委写了一份出色的报告,并发表在《建设》杂志上。1955年王里同志调入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经常下乡下厂搞调查,写了很多“内参”材料,并在《学习》《中国工人》等刊物上发表过引领性文章。由于工作出色,1959年被推荐参加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三、尽心竭力培养印刷业高级人才198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命王里同志为北京印刷学院临时党委书记兼校长。当时,印刷学院在市内靠租房办学,只有一百多名学生,领导班子和机构不健全,办学条件十分艰难。为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和发展,王里同志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第一,组建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建设。王里同志到任后,一方面向上级反映情况、提出要求;另一方面找学校内的同志谈心,征求意见,任命了4名副校长和1名顾问,成立了临时党委会,形成了行政领导班子和党委领导核心。之后,又健全系、处、室等中层领导机构,确定了负责人,使学校的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
  第二,积极落实干部政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的流毒尚未肃清,资产阶级派性还存在,一些干部的档案中被放进了无中生有的 “黑材料”,影响了干部的正常使用。王里同志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调查小组,澄清了事实,使一批资历深、能力强的干部得到合理使用,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在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流毒影响,知识分子入党难成了全社会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校党委确定了1名专职负责党的组织工作的处级干部。经过一段时间深入的工作,发展了1名副教授和1名青年教师入党,不久又在学生中发展了1名党员。这是印刷学院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中发展党员,并打破了在校大学生中无党员的状况。此后全校各党支部都发展了新党员,使学校的党建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四,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1982年初北京印刷学院正式落户大兴,租用大兴县政府招待所待拆的平房作教室、图书馆等,用木板搭建的简易工棚作食堂、饭厅。当时大兴县城只有1条366路公交车与市区相连,教学条件差,生活艰苦,因此很多教师不安心工作。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党委一方面尽量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作风,王里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使一大批年轻教师和职工安心工作,为印刷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现已成为学校领导的同志说:“当年艰苦奋斗的历程赋予了我们激昂的斗志、拼搏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动力,锻造了我们的精神和意志,锻炼了我们的心智和心灵。”
  四、学习孜孜不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王里同志离休前的工作,一直与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不可分。因此,王里同志多年一直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用以分析现实问题,指导工作实践。在离休后的25年间,他仍坚持学习,经常参加离休办公室组织的活动。王里同志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意志坚强、方向明确、立场坚定、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保持了共产党员高风亮节的风范。
  王里同志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他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一生,也是有高尚追求的一生,他不光是我们广大教职员工的楷模,也是我们做人的楷模。
  王里同志政治上坚定,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兢兢业业,作风上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在构建和谐家庭上也是我们的楷模。这是对王里同志的一生的总结。我们追思王里同志,是要学习他的精神,并发扬光大,让他精神永志、风范长存!
亲人如是说■赵 智(夫人)我感觉王里同志是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几十年来,在政治和思想上,他一直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没有受左右倾干扰,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一边,为他们反映真实情况。六十年代,他作为带队负责人,带领一些高干下放,调研总结农民学哲学的经验,发现浮夸风盛行,粮食不足,很多人被饿死。但当时他也被人监视着,于是找了个借口,冒着生命危险回京向中央反映情况。最后,中央做出从国库中调拨粮食救济群众的决定。
  在生活中,王里同志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坚持与群众打成一片。以前新闻出版总署给一些下属单位的领导集资建房,根据行政级别可享受相应的住房待遇,答应给王里同志一套,但他没同意,一直住50平米的老房子。他生病住院时,根据相关规定可享受副部级待遇,但他坚持住六个人的大病房,直到病逝。
  他说,我是来治疗看病的,不是来搞特殊化的。
  王里同志带队返回时,对队员要求也很严格,强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地群众要送凉席给他,他婉言谢绝了。那些下放的干部也严守组织纪律,给当地群众留下很好的印象。
  我们相处六十年,相敬如宾,互相学习。他是一个好战士,是我的好丈夫、好老师,和他相伴一生,我感到很幸福!
  ■王庆华(女儿)我是加州大学的终身教授,没有父亲这份爱,我不可能有这一切。文革时我去内蒙古插队,条件艰苦,但父亲一直鼓励我,让我别放弃学习,并给我寄来一本牛津英语大词典。他经常教育我,做人要正直,要努力,要有正义感,要为中国人争气。我在内蒙古插队的第六年,所有的同学都返城了,父亲也没托人帮我办返城,而是告诉我,自己的路要靠自己去闯。我在首都医科大学读书时,男友还在内蒙古当知青,他衣着破旧地来到家里,父亲也不嫌弃,而是热情接待他。
  父亲一生酷爱学习,熟读诗书,知识渊博,关心国内外大事。
  父亲有高贵的人格,为人正直,不贪图享乐,不为名利,也不势利,不搞特殊化。
  ■王克俭(儿子)我想通过三件事来表达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一直教育我们要做个正直的人,小时候通过一件小事情,告诉我们不义之财不能得;我插队回来想通过父亲的战友调整工作,但父亲却说,同样的工作,别人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要靠自己去奋斗;我在婚恋问题上出现迷茫的时候,是父亲的点拨和引导,让我找到了真爱。
故交如是说●吴英禄王里同志是我十分尊重的一位老同志,他身上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范和品德。他事业心强,是非分明,立场坚定。
  他严于律已,党性强,年逾八旬还积极参加党的活动。他关心同志,待人热心诚恳。
  年已花甲,他受命承担起印刷学院创业的重任。离休后,他还坚持到北京市委看文件,认真学习中央文件的相关精神。他还常与我共同探讨国内外时政,并交换材料。
  身患重病后,他说:“我是个唯物主义者,我有信心用我的好细胞战胜癌细胞。”在弥留之际,他还关心国家的前途:
  “和平演变是个持续的过程,但要变就是一夜的事。”
  ●孙文科王老在河北大学工作期间,参与学校拨乱反正,积极为受迫害的广大知识分子恢复名誉和工作。他被调入印刷学院后,甘当师生的后勤部长,用实际行动关心广大师生,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奋斗激情。
  ●李双印王里同志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尤其关注党中央在《人民日报》透露的信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他与广大师生员工打成一片,体现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郑瑞君王里同志是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他坚持学习,思想与时俱进;他艰苦奋斗,表现朴素的人格境界。王老的这些优秀品质和光荣风范,一直都在感召我。
  ●迟乃坤王老革命这么多年,经历很坎坷,但对党的信念十分坚定,忧国忧民,临终前还关心着国家大事。王老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敬佩。
  ●胡桂芝王里校长是一位好校长,博学广识,为人和气。在河北大学工作期间,兢兢业业,为河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是一位乐观、豁达、睿智的人,一位俭朴、清廉的长辈,一位活到老、学到老的师长。
  ●林培山王里同志作为学校创建的主要带头人,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充分发扬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学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他虽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艰苦朴素、兢兢业业的优良品德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万 铸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为找学校创建的带头人,大都以年龄婉拒之,而王里不然,放弃了中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的职务,勇挑重担。离休后,王老从不无故缺席组织活动,小会必发言,大会必作记录,学习重要文件必响应号召,写心得体会,绝不做也反对做“文抄公”。